西湖龙井 > 西湖龙井百科 > 西湖龙井历史 >

西湖龙井茶狮龙云虎四字号的历史传奇

到了民国时期,龙井茶的名气越来越大,需求量不断攀升,龙井茶的产区也持续扩展。从民国二十一年(1932)(农声》第160期刊载的一份调查资料得知,当时龙并紧园面积已增至2350亩据资料记载,民国时期的龙井产茶区域为南山、北山、中路三区。南山区包含龙井、满觉陇、翁家山、虎跑、理安寺等22处,有茶园1100亩,茶户130户;北山区包含铜佛寺、上宁桥、金祝牌楼等处,有茶园30亩,茶户15户;中路包含狮子峰、云栖寺、灵隐、天竺、桃源岭等22处,有茶园1220亩,茶户70户。三区合计茶园面积2350亩,有茶户215户。

此外,在狮子峰、龙井、虎跑、天马塘、九溪十八涧、翁家山、月轮山等七处,各有茶场一所,以狮子峰之茂记龙井茶场为最大,系杭州有名的高义泰布店老板在狮子峰购山地300余亩创设。1931年产值约3万元。翁家山之翁氏茶场次之,产值2.1万元。

1931年龙井茶的总产量已达730余担,约值15万元。高的年份在八九百担之间。比清末“岁额止五千斤上下”,产量增幅在15倍以上。

龙井茶产区扩展后,因各个产地的小气候环境和炒制技术的差异,茶叶品质各具特色。1921年民国政府农商部应商家申请,准予龙井茶以“狮”、“龙”、“云”、“虎"四字号为商标注册。

“狮”字号龙井茶,向被誉为龙井茶之最。仅以狮子峰一处所产茶叶,为“狮"字商标。狮峰龙井茶,绿中透黄,呈嫩黄绿色,俗称糙米黄,香气清高持久,滋味甘鲜醇和。

“龙”字号龙井茶,产于龙井、翁家山、杨梅岭、满觉陇、理安寺、赤山埠一带。自然品质可与“狮”字号产区相媲美,惟在采摘、炒制技术上稍逊。

“云"字号龙井茶,产于云林、法云弄、天竺、云栖、五云山、梅家坞、郎当岭西等地。“云"字号龙井香味不及狮峰、龙井,但做工讲究,尤其是梅家坞采制的龙井,外形扁平挺秀,色泽翠绿,味鲜爽口,别具风格特色。因而后来单列“梅”字号,故西湖龙井茶又有狮、龙、云、虎、梅五字号之称。

“虎”字号龙井茶,产于虎跑、四眼井、白塔岭、三台山一带。

茶园坡度较低,自然品质略次,但芽叶肥壮,芽峰显露。此外尚有白乐桥、玉泉、金沙港、茅家埠、黄龙洞一带平地茶园,俗称“湖地茶”。

清代所称的“本山茶”,至民国时,实已包括狮、龙、云、虎四个字号的茶。四个字号茶区相邻地区,也有采制龙井茶的,称为“四乡龙井”。

大约自抗日战争时期起,本省丽水、武义、松阳、淳安、峡县等茶区,也有仿制龙井茶的。一方面是由于1937年12月杭州沦陷后,龙井茶运销受阻;另一方面是海口被封锁后,外销茶叶停滞,茶农生活艰难,茶农改制龙井等内销茶,藉以维持生计。一些示范茶场率先举行龙井茶采制示范。据1939年的一则报道,那年丽水示范茶场制成明前龙井223斤,雨前龙井104斤,普通龙井116斤;松阳示范茶场共采制龙井330余斤;遂安农业推广区制成龙井800余斤。吴觉农先生在1948年写的《浙江茶叶瞻望》一文中也说到:“龙井茶虽冠以西湖之名,而其产区包括杭州附近,如杭县、临安,富阳,乃至於潜、昌化及绍属各县,产量极为可观。

杭州附近地区虽也产龙井茶,但当时,产区是划分清楚的,价格也有区别。请看1947年《闽茶》杂志的一则消息:“农历清明,首批新茶在沪应市。此批新茶系由杭州、温州平阳产地于清明节前采摘烘焙者,称为明前龙井。数量稀少,总数不过数十斤,称报信茶。索价极昂,头批西湖龙井茶每斤十六万元,温州货约减三成。二茶售价则减半。据悉,今春明前因雨水不多,色香味均极佳云。”

龙井茶不仅省内茶仿制,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,抗日战争时期也采摘当地茶树嫩叶,以杭州龙井炒法,制成“重庆龙井”,聊补战时龙井茶之缺。1943年《中农月刊》有报道:“渝市内销龙井,系灌县及恩施茶所仿制。其色香味三者尚佳,惟缺乏真正龙井茶之清高香气。再市上茶店所售之龙井茶,系本地毛茶剔选而出,本地人士佳好风雅,引用其名而已。

提示:请认准龙井茶官网,快速购买>>

老侯手机和微信:13967181121(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

请致电:139-671-81121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