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有嘉木,江南出好茶。当微阳挟着正好的一缕春风吹到面前时,榜叔的心动了,就想在这姹紫嫣红的季节里,为茶友们走段不一样的茶之旅。而在经过茶语网编辑部的意见综合后,我们把此行的目的地落在了浙江新昌,不仅因它千年前“梦游天姥吟留别”的情怀,更因这座县城的如今面貌,已经因为大佛龙井绽放一种更加不凡与不俗的姿采。
不说了,世界这么大,赶紧出发吧。
梵音与往事,当年四方来拜
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位于新昌县城西南的新昌大佛寺。这既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,在东晋永和年间(345—350)就始建,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,是国家4A级风景区。更因为我们前往大佛寺的动机起源于一杯禅茶——这座佛因寺而生、寺因佛而名的大佛寺,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很高地位,并曾是我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。
我们走进大佛寺的那一刻,是清晨七点,大佛寺的下院栖光净院正举行一年一度的大佛龙井.天姥红茶礼佛仪式。在主持法师的引领下,我们于三圣殿的袅袅青烟中,聆听梵音阵阵,心中涌起的却是一千多年前的六朝时期,竺道潜、支遁等十八高僧聚于附近研究佛学,开创六家七宗的场景——不远千里而来的四方僧众们,席地而坐听堂前佛经,面不改容,心却渐有收获。
这个人就是法师昙光,在当时就已非籍籍无名之辈——他自少年时代师从少林寺慧日法师习武、学法,由于悟性高、能吃苦,均有大成就。而昙光所创的“蟹行八步”武学,遇柔则柔,遇刚则刚,能攻善守,变化莫测,至今仍为武林称道。
公元345年,昙光因受当时最杰出的高僧竺道潜和支遁归隐浙东的影响,慕名而来石城山,终于寻得这个修行处作为人生的归宿。而传说他入石城山的那一日,突然狂风大作,虎啸狼嚎。昙光却知为山魈作祟,并不畏惧,依旧坐禅入定。后经三日三夜,山魈告退,风和日丽。当地人因此纷纷惊异并佩服这位高僧。
昙光用了数年时间,依山建成了一座“隐岳寺”,这就有了新昌大佛寺的开始。而他本人极好饮茶,在苦修之余,常率领寺内僧众,在山后开辟茶园种茶、制作香茶,从此讲经传教煎茶品茗,开创新昌的“佛茶之风”。而以茶礼佛,由此就成为大佛寺的传统。
大佛寺是以“江南第一大佛”的声誉闻名海内外的,而这座大佛得来不易。那是在昙光法师圆寂后,由僧护、僧淑、僧祐三代僧人接力营造、前仆后继,最终以毕生信仰和生命历时30余年凿刻而成的作品,由此,被民间尊称为“三生圣迹”。
到了公元516年,被三代僧人的努力深深感动了的建安王派刘勰——没错,就是那位以一部《文心雕龙》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大师地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,为它撰写了造像碑记。刘勰用一篇洋洋洒洒的《梁建安王造刹山石城寺石像碑记》,盛赞石城大佛乃“不世之宝,无等之业,旷代之鸿作”。而更巧的是,刘勰本人当时已入南京定林寺潜心20年,在写完《文心雕龙》后已经剃度出家,法名慧地。大佛寺这世代不断的佛缘,因此更添几分玄妙。
我们仰起头,极目而望这座“江南第一大佛”时,第一感受是它的奇丽雄壮——只见这尊巨大的弥勒佛石像,座高2.4米,正面趺坐像高13.2米,阔15.9米,两膝相距10.6米,耳长2.7米,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,掌心可容10余人站立。大佛满面含笑,仿佛千年来始终看淡红尘,并已在香客迎来送往中,笑尽天下一切可笑之事。
这也难怪千百年来,诸如魏徵、李白、孟浩然、杜甫、白居易、元稹、刘禹锡等文人墨客都曾至新昌礼佛,而绝代茶僧皎然,更曾在送别好友陆羽后,看清澈江水穿石城(今新昌)而过,随口便吟诵一首:“越人遗我剡溪茗,采得金芽爨金鼎。一饮涤昏昧,情来朗爽满天地……”
其实在大佛寺,不止有旧时诗声,还有今日琴声。当我们喝罢一杯大佛龙井,往回折返时,却见寺内白云湖边坐了个衣着入时的年轻人,怀抱吉他,声声悠扬。他的身边,摆的是最简易的茶席和茶具;而他的吉他声里,流泻的却是歌手齐秦的金曲。
这一刻时光停住,这一刻梦回南朝,问人生何处有闲情,饮尽禅茶唤一味?那是在这块土地上朝朝暮暮生活着的越乡人,不在寺间在世间的情怀。
而大佛寺的梵音阵阵往何处?那是一杯清茶相伴滚滚红尘的流逝,在人生背后、岁月深处留下的久久回甘。
3. 大佛寺景区内有大佛宾馆,可用素斋,也可住宿,不过最好提前预定。
提示:请认准龙井茶官网,快速购买>>
老侯手机和微信:13967181121(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)
上一篇:新昌第一村:十万株龙井因茶之名
下一篇:越乡出“龙井” 好茶“品”嵊州
一、青山绿水育名茶 新昌县地处浙东丘陵山区、曹娥江上游,境...
翁家山,人文历史底蕴深厚,一口老龙井相传由东晋葛洪开挖,...
径山位于杭州城西北50公里处,是天目山东北延伸的一个主锋,...